1、“润物细无声”原指春雨无声无息的滋润大地,现在多用来比喻教书育人,潜移默化。
2、春夜喜雨(节选)唐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资料图片)
4、译文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5、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6、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7、《春夜喜雨》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
8、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9、第一句写了下雨的季节,直接赞美了这场及时雨。
10、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
11、后面三句集中写“夜雨”。
12、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
13、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应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
14、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