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推进课堂教学向更高层次迈进,实现从学科教学到学科育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郑州中学第三附属小学各学科积极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特邀请郑州高新区教研与智慧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语文教研员)郑青杰、数学教研员钱水征、英语教研员杨聪、心理教研员朱晓静莅临学校调研指导课堂教学工作。
(相关资料图)
语文篇
语文组聚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结合核心素养、课标解读和单元语文要素,确定以“轻叩诗歌的大门,看见美丽的世界”为单元大概念、以“做一本童年诗集”为主题学习活动贯穿单元的整体教学。
第一节课,王雪迎老师带领学生走近诗歌,触摸诗歌的特点。整节课教师以“发现诗歌的奥秘”为线索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诗歌朗朗上口的节奏感,借助关键语句体会诗歌蕴含的丰富想象。学生徜徉在诗歌中,用声音展现理解,带给我们无限的灵动和美好。
第二节课,徐小萌老师带着学生走进诗歌,进一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独特感受和真挚情感。徐老师紧紧围绕诗歌语言让孩子在想象画面中体会几首诗歌蕴含的情感及表达情感的方法,进而启发学生在仿写、创写中迁移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兴趣,为后续“做一本童年诗集”做好铺垫。
课后,高新区教研与智慧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郑青杰主任进行了评课指导。郑主任极大肯定了我校语文老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做出努力,课堂崭新的面貌让深度学习真正在教室发生,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随后,郑主任就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展开深入指导,特别指出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关注单元整合的核心点和学生成长的生长点,让评价持续发生在单元教学中,这样的课堂一定有效,经历这样学习的学生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数学篇
数学组遵循课程标准要求,围绕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展开了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第一节课是马兰老师带来的种子课《圆柱和圆锥的认识》,以趣味化游戏方式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氛围活泼又不失严谨,趣味与智慧并行。课堂中孩子展示有理有据,充满创意的表达和总结引来观课老师们的阵阵欢笑。
第二节课是宋志华老师带来的探究课《圆柱的表面积》。整节课以学生活动为抓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圆柱表面积,让孩子在活动中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实现三维立体与二维平面的转化,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研员钱水征老师首先肯定了我校数学老师践行新课标的成果,课堂有新面貌,将新课标的理念真正运用到了课堂中,使学生受益。其次,钱老师对大单元整体教学单元整合的切入点,主题设定,教学评一致性进行了指导,强调建构主义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的重要性,要有以课堂为落脚点的大单元整体教学意识。最后,他勉励所有老师深入研读新课标,打造新课堂。
英语篇
英语组以四年级下册unit1 My school为素材,聚焦文本内容架构融合,以生为本进行活动和评价设计,围绕“I love my school”任务主题,整体设计,重点呈现。
王钰瑶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unit1 part B let’s talk, 围绕 “I love my school” 任务主题,教师以个人介绍学校的自拍视频为导入,注重信息技术和英语课堂的有效整合,创设真实情景,给学生的语言输出提供了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的同时也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感受运用英语沟通的乐趣。
王孟孟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unit1 story time, 围绕 “I love my school” 任务主题,通过Free talk, 故事解读,模仿朗读,对比介绍,小组活动创编新的文本等环节,逐层推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语言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双提升。
英语教研员杨聪老师首先从以生为本、注重情景教学,教学评一致性,课堂问题实现自然生成等方面对两节英语课给予了肯定,尤其是对两位老师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连贯性和课堂活动创新设计上的努力,提出了表扬。同时,杨老师也就基于新课标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关键点进行细致说明,整合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架构融合,切合学生发展需求,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注重实际运用和创新相结合,也提醒在评价设计中要标准清晰,分层评价。
心理篇
吴丽辉老师执教的《和压力做朋友》,以《解压舞》让孩子们体验快节奏带来的压力感;以聊一聊的方式让孩子们回顾自己遇到的具体压力;以“只有我们有压力吗?”引导孩子们明晰压力无处不在;以“压力对我们有什么影响?”让孩子明白适度压力更有助于生活学习;最后在小组头脑风暴中自主探究出调节压力的方法。
课后,区教研室心理教研员朱晓静对本课做了全面点评,既肯定吴老师亲和的语言、动作给孩子以无形的影响,课堂设置层层深入,每一环节紧扣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同时在提升课堂生成能力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本次学科调研活动让全体老师获益匪浅,老师们对单元整体教学有了新的理解,更明晰了进一步落实的方向和方法。今后,郑州中学第三附属小学将继续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