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津南建设】民事+行政+公益诉讼,“三大检察”齐发力 全球新视野

津南政法   2023-04-09 14:11:42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天津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服务保障天津市“十项行动”、津南区“十项行动·津南行动”的实施,津南区检察院以落实《天津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为重要抓手,立足检察工作实际,从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入手,制定实施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具体工作措施。

精准开展民事诉讼监督


(相关资料图)

严厉打击虚假诉讼等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行为。与法院、公安机关加强配合,对裁判中可能存在的侵害民营企业权益情形的行为,建议法院依法启动再审程序;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加大调处涉民营企业劳动争议支持起诉案件。加强与区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沟通交流,对民营企业和劳动者双方坚持公平原则,平衡双方利益,深入做好释法说理工作,积极促成案结事了,尽快化解双方矛盾,减少对民营企业的负面影响。

切实推进解决涉民营企业“执行难”问题。开展涉民营企业裁判执行专项监督,对应当执行而不执行、不应当执行而执行、非法处置被执行人或案外人财产、超范围超标的超期限执行等情形,依法提出检察建议。

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

依法审慎办理涉民企行政检察监督案件。监督行政机关对民营企业做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具体行政行为,若出现损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审慎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以制发检察建议方式督促纠正,推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积极促进涉民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对涉及民营企业和行政机关的行政争议,积极开展实质性化解工作,组织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作为听证员,强化释法说理和公开调处,争取实现双方争议化解,推动民营企业尽快投入经营。

探索开展预防性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线索“找前端”。依托“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建设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等平台,对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环境、生产安全隐患、就业歧视等问题,主动送法上门,引导企业完善制度、消除隐患。

公益诉讼关口“预保护”。充分运用诉前督促整改程序,积极探索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保护、劳动合同领域违法解除劳动关系权益保护等公益诉讼案件,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合法、规范、健康发展。

公益诉讼案件“治未病”。打通检企联系通道,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对接沟通,了解安全隐患产生原因,明确企业经营情况、发展问题,借助公益诉讼职能督促整改,推动企业合规经营、健康发展。

来源:津南区检察院

热文榜单